《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飲食文物展》,弄堂口早餐布景。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供圖
中新網上海1月22日電 (王笈)駱駝擔,老虎灶,年夜飯,咖啡館……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全新推出的“年味大餐”《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飲食文物展》22日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西樓一樓展廳拉開帷幕。
上海開埠后,各幫菜系、西餐大餐云集于此。在眾幫菜系各逞異彩的環境下,上海本地菜吸收借鑒眾味之長,發展出本幫菜,如腌篤鮮、炒鱔糊、八寶鴨、羅宋湯、炸豬排……總有一種味道,讓人念念不忘。
《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飲食文物展》。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供圖
此次展覽歷時半年籌備,拜訪了相關飲食文化的專家學者,從“弄堂口額點心”“酒館里吃大餐”“屋里廂吃夜飯”“茶余飯后”四大板塊,將晚清至上世紀80年代的飲食發展變化濃縮在一日三餐中,集中展出承載著百余年上海飲食文化發展的各類文物。
《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飲食文物展》。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供圖
漫步此間,不僅可以看到鴻運樓等老字號的金字招牌,邵萬生、杏花樓、冠生園、梅林等老字號的廣告款、菜單和股票等,裘天寶的銀茶壺、老大房的包裝紙、各種西餐餐具,還可以從老照片和明信片中體會彼時的人們“孵茶館”、飲咖啡的悠閑辰光。
《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飲食文物展》,年夜飯布景。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供圖
展覽還展出了80多年前上海人家的經濟菜單、輔幣缺乏時的各種代價幣、代價券,以及上海獨創的“半兩糧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城市史研究部副研究員陳漢鴻告訴中新網記者,“半兩糧票”是上海人精打細算的體現,“有些人吃不了一兩,那不就浪費了嗎?所以就吃半兩。”
《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飲食文物展》將展至3月28日。
3578
文章
0
視頻
0
語音
613
問答
根據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
對于房屋評估相關事宜,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已經做了明確規定: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對評估確定的被征收房屋價值有
根據法律規定,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按照以下這六個程序步驟進行征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
沒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一)永久基本農田; (二)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征收前款規定以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