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拆遷中,在不能達成補償安置協議、未騰空交拆房屋、不符合申請司法強拆或申請未批準等情形下,個別的行政機關會動用行政權強拆房屋。強拆案件涉及被征收人的重大利益,維權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儲備。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房屋征收時被強拆應該起訴誰?
一、需要起訴直接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主體
原則上說,誰的行為直接侵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就應當作為被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是誰的行為就由誰具體負責”。當然,明確責任主體還需要看具體起訴的事由是什么。
區政府與村委會雖然都實施了與強拆有關的行為,但是沒有直接侵犯到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也即沒有直接將房屋拆掉,因此不能作為被告。
二、經過委托的,委托主體是被告
直接實施強拆行為的是街道辦綜合執法大隊,但它也不具備被告資格。原因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26條的規定,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托行政機關是被告。被拆遷人提供相關證據表明,綜合執法大隊負責人在強拆過程中多次向街道辦匯報工作進展,實際是受街道辦委托,除此之外,該執法大隊是某區綜合執法局的派出機構,不具備獨立的行政主體資格,沒有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即便沒有接受委托,也不能作為被告。綜上所述,依據法律規定,街道辦才是適格被告。
三、派出機構獲具體授權,可以直接作為被告
關于街道辦的性質,我國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依據我國的行政體制,街道辦是區、縣政府的派出機構,同前述綜合執法大隊一樣,不是獨立的行政主體,不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某區政府在文件中明確授予街道辦相關職權,使其實質具備了鄉、鎮政府的性質,因此,也就具備了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當事人可以直接起訴。
街道辦能否作為起訴對象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看當地政府有沒有授予街道辦綜合管理職權的文件,如果有這一授權,則可以直接起訴。在強拆過程中,被征收人一定要注意收集相關證據,遇到不明白問題,及時咨詢律師。
一、征地報批前1.征地情況告知市、縣國土資源局制作《征地告知書》并公告或者直接發布《擬征地公告》,將擬征土地的用途和位置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并且在被征地土地所在地的村內張貼。在有條件的
拆遷方應該按照當地規范向被拆遷人領取所有補償金額的以下幾種方法;1、拆遷補償費用,是對被拆遷人房屋損失的補償,一般按照房屋的結構按照平方米進行計算。2、搬家周轉費,是對被拆遷人房屋拆遷之后,房屋沒有下
房屋征收:指的是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以行政權取得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并對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由此可知,房屋征收三個條件:①房屋征收必須出于公共利益需要;②房屋征收
根據農村土地法律規定:咱們國家的相關法律和規定上有表明,農村宅基地補償依據區片綜合地價,房屋是按照地上附著物進行補償。具體的拆遷補償分三種:1、貨幣補償,即直接用現金一次性補償清楚;2、產權房屋調換,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