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拆事件屢見不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強拆都違法,也有合法的強拆,亦有些強拆能獲得合理的滿意補償,那么。對于被征收人來說,遇到非法強拆怎么辦?
非法強拆怎么辦?
1、報案。如果是當面直接的強拆,被征拆人首先應該報案,尋求警方的幫助,切記不要以暴制暴或者直接抵抗,以避免不必要的人身傷害,至于警方出警與否都可作為后期維護權益的一個切入點。
2、留證。被征拆人要保存好相關證據記錄,比如電話錄音、強拆行為的拍照和錄像等。另外留意錄音證據,為后期維護權益留下線索和證據。一定要保留好征拆各個階段的文件證據,以證明征拆是行政主體指導實施的,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找到責任的承擔主體,進而達到保障征拆補償利益的目的。
3、維護權益。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行為都要按照法定程序進展,若其作出行政行為并沒依照法律規定程序進展,即違法。面臨如此情況的被征收人可以拿起法律工具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如果強拆行為已經發生,不可挽回,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保護自己生命的同時,拿起法律工具,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在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對相關情況進行重新認定。
非法強拆,當事人一定要保護好自身及家人的安全,通過法律的程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相關的問題及時咨詢律師,請求專業的幫助。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即如果強拆之日起,如果強拆部門告訴了拆遷戶法定期限是6個月,
有下列情形的無證房屋,在征收拆遷時應當給予補償。1、2008年以前建造、翻建、擴建的房屋,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權及完整的土地使用權證書。或者相應的職能職權部門確定的房屋使用權,或鄉鎮企業一次性買斷的集體建
一、注意拆遷文件為了避免強拆,被拆遷人在拆遷方下發拆遷通知時,應第一時間密切注意涉及拆遷的一切文件,同時對文件進行拍照、復印等保留手段,將存有質疑的內容及時提交給專業的律師,讓法律判斷拆遷方的拆遷流程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