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搬遷顧名思義是為了擺脫貧困才進行搬遷的,是國家進行全面扶貧的一項重要措施,扶貧搬遷屬于政策幫扶性質的移民搬遷,被搬遷的貧困戶會得到一定經濟補償,曾經是很多農村貧困人員的夢想,獲得扶貧搬遷應該是件好事。但是在現實中,有很多的貧困戶在申請搬遷后又后悔了,原因是他們在搬遷后沒有工作,自己在老家的房子也要拆,老家的房子一拆,就再也無法回到農村了。甚至有些地方,異地搬遷中老房子被強拆,怎么辦?
首先、扶貧搬遷是會獲得經濟補償的,扶貧搬遷一般有兩種幫扶方式:
1種是房屋安置補償。即國家統一修建移民安置房,分配安置房給貧困戶,讓困難戶從農村搬遷到安置房居住。搬遷后原居住老房子按規定拆出,宅基地歸村集體所有。這種情況只針對住房安置拆遷,村集體不會收回困難戶的耕地,困難戶搬遷后依然可以耕種自己的土地。
2種是經濟拆遷補償。即國家按拆遷安置補償標準,支付困難戶房屋拆遷補償和土地安置補償后,困難戶將原有房屋拆除,宅基地和土地一并歸還村集體,自己利用安置補償款到其它地方購買土地和宅基地,也可以進城購買商品房。
其次、扶貧搬遷應符合“一戶一宅"規定
扶貧搬遷屬于有償搬遷,貧困戶得到扶貧安置房或者得到安置補償款后,原居住老房子應按規定拆除,一戶家庭只能擁有一套住宅,這是《土地管理法》規定的,依法有償拆遷。政策不能讓貧困戶即享受了拆遷安置補償,又繼續占有原村集體宅基地和耕地,這樣對其他村民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法的。
對于題目提到的這個問題,首先還沒有進行搬遷的,在申請搬遷以前,一定要想清楚搬遷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搬遷以前主要以種地以主,離開土地以后我們該怎么生存?搬遷后能不能適應新的生活環境?這些問題,在決定搬遷以前都要慎重考慮。
其次,如果已經完成搬遷,那就要朝前看了。如果搬遷地在城鎮,可以選擇就近務工,因為選擇回家種地,顯然已經不現實。而且一般進行搬遷的貧困戶都是生活生存條件差的農民,辛辛苦苦種一年地也收入不了多少錢;相反,如果選擇就近務工,一年下來收入肯定要比回農村種地多很多。
第三,就是雖然農村的房子要拆,但耕地不會收回的,而貧困戶搬遷后自身無法種地,所以可以選擇把土地流轉出去。現在三農政策里土地流轉是很種要的一項,把自己不耕種的土地流轉出去,既不會撂荒,還會有一定的收益,而且自己也可以安心的做其他實業。
綜上,我們應該能看出,異地搬遷后原戶口所在地的宅基地收回集體所有,房屋拆除后的補償一般都是根據當地的搬扶政策掛鉤,因此,只要是合法合規的強拆,那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遇到違法強拆,那么作為房屋的當事人也可以提起維權訴訟,搞清楚具體的拆除程序是否合法合規,有疑問建議盡早聯系咨詢相關律師。
房子被非法強拆當事人有權對征收決定、征收補償決定、限期拆除決定等具體行政行為提出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審查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被拆遷人在遇到行政機關強拆時既可以在針對行政機關強拆行為提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國家法律確立這一補償原則,實際上是在保障被拆遷人能夠獲得合理的拆遷補償,同時遏制不經過被拆遷人同意就強行拆遷的違法行
對企業進行拆遷的時候是需要進行經濟補償的,如果不進行經濟補償的,被拆遷的企業可以委托律師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支付賠償。相關法律規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
沒有房產證不一定會被強拆。沒有房產證不代表就是不合法建筑,是違章建筑。只要具有合法的建房用地審批手續,即使未申領房產證,也是合法的建筑,在拆遷時應按照合法程序給予補償。特別是在農村宅基地房屋,國有土地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