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對集體土地進行征收,將其轉化為國有土地。為了防止土地濫征濫用,土地征收應該遵循幾大原則,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1.節約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則
國家建設征收土地,要注意節約用地。各級人民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嚴格掌握用地控制指標,應當根據建設項目的性質和規模,確定征收土地的面積,不得多征、早征。國家建設征收土地,應當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合理確定建設用地的位置。凡是有荒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耕地;在確定占用耕地時,凡是有可能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2.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原則
在征收土地時,要注意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首先,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要維護國家利益,服從國家建設需要,協助國家順利實現土地征收,而不能乘機漫天要價,延誤國家建設的正常進行。同時,國家也要給予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適當補償,對因征收土地而受損失的個人給予妥善安置和補助。
3.妥善安置被征地單位和農民的原則
集體土地征收意味著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喪失,意味著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收益利益的喪失,故用地單位應當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妥善安排被征地單位和農民的生產和生活:一是對被征收土地的生產單位要妥善安排生產;二是對征地范圍內的拆遷戶要妥善安置;三是征收的耕地要適當補償;四是征地給農民造成的損失要適當補助。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原則
我國人口多,耕地少并且在某些地區耕地又浪費嚴重。隨著人口的逐年增長,耕地將繼續減少,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土地管理法規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為。在國家建設征收土地中要做到這一要求,必須堅持: ①加強規劃,嚴格管理,嚴格控制各項建設用地;②要優先利用荒地,非農業用地,盡量不用耕地;③要優先利用劣地,盡量不用良田;④加大土地監察和土地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制止亂占耕地的濫用土地行為。
什么土地征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0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42條第1款對征收作出了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
《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運用國家強制力,按照法定程序將一定范圍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轉為國家所有權,并依法對被征收土地的原權利人(包括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以及土地承包經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時,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而不能直接在集體土地上建設。但因集體土地征收涉及到農村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因此集體土地的征收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核批準,書面表現形式也
征地補償安置費概念是什么?1、安置補助費是指國家在征用土地時,為了安置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并取得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的生活,所給予的補助費用。2、安置補助費是針對享有土地承包權的農民,為保障其被征土地后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