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拆遷的后期,尤其是一個項目只剩下幾十戶的額時候,為了盡快完成拆遷任務,其中不乏一些拆遷方未經合法手續就對拆遷戶進行強拆。這時候,作為法律知識相對薄弱的被拆遷人必然會苦不堪言,更有甚者會直接與拆遷方發生正面沖突,造成難以挽回的結果。那么,當強拆發生前,被拆遷人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發生強拆時,如何應對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一. 攝影攝像,保留證據
強拆現場,是當事人事后維權的重要證據,因此,一定要第一時間對強拆實施現場進行攝影攝像,以保留現場實況這個有力證據。如果被拆遷的是企業,注意保留對廠房、機械設備等相關物品的證據。
攝錄的畫面一定要清楚,包括強拆實施過程,參與強拆的人員情況都要攝入畫面。最好同時有一人近前錄音,在錄音中能夠辨別現場人員在強拆實施過程中的身份,職責等。
視頻、音頻等錄好后,應保留在原始攝錄設備上,同時備份。
二. 不搬家,堅守陣地
有的被拆遷戶或者企業一看見強拆通知,馬上想到的是我沒有能力和政府對抗,一旦強拆,損失必然慘重,所以把能搬的東西搬走。其實這是錯誤的,這會給拆遷房釋放一個信號,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到了底線。結果這些被拆遷戶面對是更嚴厲的心理攻勢,很快就妥協了,價格沒漲上去就簽了協議。
三. 及時反復報警
面對強拆,很多當事人容易情緒激動,以暴制暴,進而產生肢體沖突,甚至釀成血案。理智的做法是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并且不停的撥打,警察在接到公民報警后,有出警的義務。如果警察到達現場未阻止非法強拆的行為,屬于不作為。如因故未能到達現場, 當事人可在事后到縣公安局書面報警,警方有義務對破壞公民財產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如果不立案,屬于不作為,當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方式來促使警察立案 調查。
四. 舉報投訴
針對違法強拆的主體,被拆遷人應找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向他們舉報反映問題,要求這些政府部門履行監管的職責。舉報投訴要以信函的方式送達,一旦這個監管部門沒有履行監管職責構成行政不作為,我們就可以提起相關訴訟進行維權。
五. 及時委托律師介入,調查取證,提起訴訟
強拆現場情況復雜,背后的法律關系更是錯綜復雜。實施強拆很少政府親自出馬,常常會以開發商、社區、村委會甚至社會閑散人員具體操作的方式來實現。因此,對當事人來說,如果房子已經被強拆了,通過司法途徑,委托律師代理,是最好的維權方法。律師介入后,通過調查取證、提起訴訟的方式,要求回復原狀或爭取國家賠償。
最后再建議大家,遇到此類強拆事件的情況,當事人應盡可能在房屋被強拆前,及時委托律師代理,爭取合理的補償。一旦房子被強拆,維權難度加大,成本相應提高。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一是拆遷資產的補償費用,包括:無法搬遷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著物,以及確因搬遷而發生
房子被非法強拆當事人有權對征收決定、征收補償決定、限期拆除決定等具體行政行為提出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審查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被拆遷人在遇到行政機關強拆時既可以在針對行政機關強拆行為提
不管此類強制拆違的行為是否出現在房屋征收拆遷過程中,對當事人的財產權利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強制拆違到底在怎樣的情況下才是合法的,是不是只要被認定為違法建筑就只能面對被強拆的命運,這是很多被卷入違建糾紛的
住的房子有可能被強拆的,主要表現在下面三種情況。1、市、縣級人民政府和被征收人已經就補償協議達成一致,但是雙方簽訂補償協議之后,市、縣級人民政府已經履行相應補償的,被征收人沒有正當理由拒不搬遷的。2、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