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很多集體土地都被征收用于建設。失去土地的農民將發生變化!“前半生”的身份是農民,“后半身”的身份是居民。此時此刻農民的變化不僅僅是身份的變化,而是整體生活環境巨大的變化!那么農村土地征收以后要怎么辦呢?有沒有政策或者安置政策呢?
我們試想,農民的“前半生”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天地里忙活著,吃著自己種的綠色純天然無污染的農作物,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也是十分的安心。地被征收后,無田可種,只能是拿著國家給予的補償金進城務工。城市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年齡大的都很難在城市找到就業機會,想要在房價只漲不跌的城市定居就更是異想天開。征地補償的那些錢很快就會被用完。將會出現的一些情況我們都能想象得到。
實際上,國家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對于征地農民的安置也做了較為詳細的布置和解決方案:
依照《土地管理法》,目前被征地人員安置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一、被征地農民安置途徑
1、農業生產安置
被征地的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安置,可以通過利用農村集體機動地、承包地流轉和土地開發整理新增加的耕地等,重新分給土地被征收的農戶必要的耕地工作,經雙方協商簽訂協議,繼續從事農業生產。
2、重新擇業安置
安排符合條件的人到建設用地單位或其他需要用人的單位就業,向被征地農民提供免費的勞動技能培訓,安排相應的工作崗位,在同等條件下,用地單位應優先吸收被征地農民就業。
3、入股分紅安置
對有長期穩定收益的項目用地,在農戶自愿的前提下,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與用地單位協商,可以以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入股或以經批準的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
4、異地移民安置
本地區確實無法為無地農民提供基本生活條件的,在征詢集體和農民個人意愿的前提下,可由當地統一組織,實行異地移民安置。
5、自謀職業
將安置補助費金額發給需要安置的人員,由他們自謀職業。
6、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用地,具有公益性,征地過程中一般需要解決征地補償問題和移民安置問題。移民安置應按照就地安置的原則,在受益地方安置不了的,可按照自愿協調的原則外遷安置。
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
1、根據《關于切實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被征地農民應當得到社會保障,包括基本生活和長遠生計。
2、從保障水平的確定來看,要遵循合理原則。各地要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政策可銜接、被征地農民水平不降低等原則,合理確定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水平。
3、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所需資金,原則上由農名個人、農村集體、當地共同承擔,具體比例、數額結合當地實際確定。
如果有家里土地被國家征收的農民朋友,還是不需要擔心的,國家針對這一情況會給出相應的一些安置途徑,希望本文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征收土地不能觸碰的底線:征收前后,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格征地拆遷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緊急通知》(國辦發明電【2010】15號):“征地涉及拆遷農民住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有哪些規定第二十五條 征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農村土地征收賠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構成。一、土地補償費土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是如何計算的呢?土地補償費一般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農村土地征收賠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構成。一、土地補償費土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是如何計算的呢?土地補償費一般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