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過法定程序,將原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為國有的行為。國家征收土地,依照法定程序批準之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當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那么集體土地征收補償具體有哪些呢?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2條的規定:在對農村集體土地進行征收時,如果沒有對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進行安置補償,補償安置時房屋所在的區域已經被納入城市規劃區,土地權利人請求對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參照執行的話,人民法院應該予以支持,但應當把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扣除。
大家注意,這一條是關于法院審理類似案件的規定,也就是說,如果你對拆遷補償標準不滿意,可以到法院提起訴訟,然后要求參照國有土地標準,一般法院都會支持。而具體的補償標準細節則有;
一、土地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是國家根據建設需要,在征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時,用地單位依法向被征地單位支付的款項。本質是國家對村民集體在被征用的土地上持續投資的一種補償。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的標準規定。
二、安置補助費
安置補助費就是國家在征用土地時,為了安置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并取的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的生活,所給予的補助費用。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沒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的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征收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的標準規定。安置補助費用具有很強的人身性,它補償的對象只能是失去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三、青苗補償費
青苗補償是指國家在征用土地時,耕地上的農作物正處在生長期還未能收獲,國家應給予土地承包者或使用者的經濟補償。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青苗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例如《上海市征地青苗補償標準(2017)》規定:糧面地每畝2800元,每平方米4.2元,蔬菜地每畝4400元,每平方米6.6元.
四、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地上附著物是指在土地上建造的一切建筑物、構筑物及地上定著物的總稱。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指國家建設依法征用土地時用地單位支付給被征地單位的對地上附著物損失的補償數額。《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被征收土地上的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例如在《攀枝花市征地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規定:土水井每個100元,漿砌水井每個400元,機壓井每個800元。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
一、土地補償費土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是如何計算的呢?土地補償費一般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二、土地征收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
第二十五條 征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
2020年新土地法實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以來國家都是審慎穩妥地在推進。舊版的《土地管理法》在1986年制定完成,期間共經歷過三次修改(1988年、1998年和2004年),很多農民對于新土地管理法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