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戶的房實際上也就是拆遷房,是政府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對被拆遷住戶進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安置的對象是城市居民被拆遷戶,也包括征拆遷房屋的農戶。隨著城市建設發展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政府盡可能新建更多的安置房,不斷滿足拆遷戶的需求已迫在眉睫。那么這一類房子能夠購買嗎?
首先,根據相關法規及政策規定,如果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動遷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購的中低價商品房,那么此類房屋產權雖屬于個人所有,但在取得所有權的一定期限內不能交易。如果有購房者想購買拆遷安置房,最好等到賣主取得不動產證之后再進行交易。
其次,由于從訂立安置協議到房屋交付,中間間隔時間長、變化大,特別是價格不斷上漲,拆遷戶認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失,因此可能會拒絕交房,要求漲價。
第三個不穩定因素是“共有人”,也是安置房風險的最大制造者。由于拆遷安置房大部分是家庭共有財產,往往是以家庭中一員為代表與買方簽訂合同,如果賣方以其他共有人不同意為由毀約,那就很麻煩。
拆遷安置房的買賣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安置房沒有房產證,無法過戶,造成買方付了房款,但卻無法取得房屋的產權,買方的權益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
2、因為沒有房產證,造成買方無法確認賣方究竟是不是擬賣房屋的產權人。賣方出示的安置補償協議和房屋之間難以建立關聯。
3、賣方將房屋賣一個買家之后,有可能會再賣給其它人,這樣買方就會無端轉入與第三人的官司之中。
4、房屋如果升值較多,賣方可能會反悔,買賣合同有被法院判定無效的風險。在此種情況下,其實買方并非處于無保護狀態。
因此,拆遷安置房和一般的商品房不同,且拆遷安置房往往由于手續不齊全,各項證件辦理速度緩慢,買賣大多不能一次性將一切手續辦理完畢,其后續手續通常要出售方配合辦理,這也就為以后的糾紛產生留下了隱患。鑒于以上種種情形,建議市民在購買拆遷安置房時一定要審查房屋的權屬登記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仔細考慮,慎重購買。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財稅〔2012〕82號文件規定:“居民因個人房屋被征收而選擇貨幣補償用以重新購置房屋,并且購房成交價格不超過貨幣補償的,對新購房屋免征契稅;購房成交價格超過貨幣補償的,對差價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財稅〔2012〕82號文件規定:“居民因個人房屋被征收而選擇貨幣補償用以重新購置房屋,并且購房成交價格不超過貨幣補償的,對新購房屋免征契稅;購房成交價格超過貨幣補償的,對差價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國有土地上的房子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子在拆遷時的補償標準是不同的。如果您家的房子是國有土地上的房子,那么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與征收補償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
被拆遷人在持拆遷款購買新房的過程中,憑當地拆遷辦開具的拆遷證明、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貨幣補償協議和被拆遷房屋的房產證復印件(蓋拆遷辦公章),地稅部門將根據拆遷補償金額依法進行契稅減免。根據契稅相關政策規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