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拆遷問題最近成為農民熱議的重點,拆遷補貼大家都應該了解一些,但是有一個拆遷補貼大家知道的并不多,就是農村土地里的墳頭,拆遷補償的時候也有很多的人忽視了這個。
在現實中,墳墓被認為是土地上附著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被征收土地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可知,補償標準一般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或者規章以及規范性文件規定。
而且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又會根據上級人民政府的規定和本地方的實際情況制定規范性文件對墳墓拆遷補償標準予以規定,為此各地的補償標準不統一。
如《鄭州市征地拆遷補償標準》(鄭政文〔2014〕142號)規定,征地中遇到需要遷墳的,按一棺一墓2400元補償,每增加一棺增加500元。又比如岳陽市的規定,區分了墳墓的規格,混凝土墳2000元,磚、石墳1500元,土墳1000元,尸骨罐400元。
此外,岳陽市的《墳墓遷移補償標準》對與墳墓遷移的細節也有所規定:遷墳前要公告;遷墳地要統一安排;特殊性質的陵墓處理要協同有關部門;雙冢墳、墳墓有其他設施、建筑材料高于規格劃分的要酌情提高補償標準。然而,鑒于墳墓自身的特殊性和象征意義,這樣的規定還不夠完善。
可能很多地方的農民都比較傳統,甚至認為涉及老祖宗的祖墳問題時,就會在意很多,因為祖墳象征著一個家族的風水,因此他們是十分的小心翼翼,哪怕國家給出很高的補貼,他們也不一定會同意搬遷的。因此,如果征地拆遷時涉及祖墳的搬遷問題,請耐心與被拆遷人溝通安置事宜,盡量避免因此引發的社會矛盾。
1、農村房屋怎么補償根據土地管理法,和物權法、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房屋征收應當給予被征收人公平合理的補償。補償的基本原則是,要確保被征收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對于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通常有三種方式。一
拆遷賠償費是指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一)房屋補償費,用于補償被拆遷人的損失,以被拆遷
在之前拆遷法律不健全的時候,“加建”確實是一種快速增加補償的方式,尤其是對于那些手中有關系,能提前知道消息的人來說,通過“加建、擴建”等方式獲取高額補償樂此不疲。自從《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出
門面房其實就是位于道路一側的臨街獨立式的房屋,特指是用于商業用途的房屋。門面房具體來說就是路邊具有獨立的門面的房間,是房屋的一部分,且必須是一層的房間或是包括一層的房間的成套的房間,也是我們經常說的門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